作者|小冉
几年前,短剧还( hái)在被国人嘲「土味」、「快餐」,是( shì)「狂撒狗血」的低端作品,可( kě)如今,当中国短剧的风刮( guā)到海外,它却变成了连好( hǎo)莱坞都想「抄作业」学会的( de)新类型作品。
面对此情此( cǐ)景,谁又能不感叹一句——短( duǎn)剧是中国影视业出海的( de)一匹黑马,也是未来的发( fā)展大方向。
图片说明:海外( wài)三大短剧平台;ReelShort、ShortMax 和 DramaBox
从边缘( yuán)到主流,这是属于中国短( duǎn)剧的逆袭
过去,人们总觉( jué)得短剧是「上不了台面」的( de),是「非主流」的,它剧情夸张( zhāng)、剪辑粗糙、节奏飞快,是刷( shuā)几下就能让人得到满足( zú)的低门槛娱乐。比起短剧( jù),或许精美的电影、动画、电( diàn)视剧、古偶才是「细糠」,才是( shì)真正会出海成功的。
然而( ér),仅仅用了三年时间,短剧( jù)就打了一场逆风翻盘的( de)胜仗。
如今,短剧不仅跻身( shēn)主流内容形式,还成为了( le)中国文化出海的新核心( xīn),引发了全球影视行业的( de)学习与模仿。与过去的内( nèi)容输出不同,这次,中国输( shū)出的是模式。
与传统影视( shì)剧动辄 45 分钟的节奏不同( tóng),短剧通常一集在 3 分钟左( zuǒ)右,估计在几十集就可以( yǐ)被讲完。这样的叙事机制( zhì)可以被归纳为两个关键( jiàn)词:快节奏 + 强情绪。
不需要( yào)深刻的立意,不需要宏大( dà)的主题,不需要炫酷的特( tè)效,不需要拉片才能懂的( de)镜头语言,中国短剧就是( shì)谁都能看,谁看了都能「爽( shuǎng)」。
短剧常常以「逆袭 + 反转」为( wèi)基础架构,比如:真千金归( guī)来,假名媛被打脸;家暴女( nǚ)主变身商业大佬;霸总误( wù)会女主,最终为她下跪求( qiú)原谅……通过这些,中国短剧( jù)通过「逆袭」实现了逆袭。
这( zhè)些「爽点密集」的叙事,不仅( jǐn)符合新时代的消费习惯( guàn),更实现了情绪的快速给( gěi)予。而情绪,正是最能跨越( yuè)文化边界的传播密码。无( wú)论哪国的观众,都可以迅( xùn)速在这类剧集中找到共( gòng)鸣,获得情绪价值,而这正( zhèng)是短剧可以在全球范围( wéi)内快速破圈的关键。
根据( jù)最新的观察,ReelShort 登顶了多个( gè)国家的 App Store 和 Google Play,这包括了美国( guó)、东南亚、欧洲等地区,在全( quán)球市场都获得了认可。而( ér)在这爆发性成功的背后( hòu),离不开一套极具系统化( huà)的推广策略——广告投放。
ReelShort 保( bǎo)持日均 3800 组广告素材的持( chí)续投放,其中 3 月和 5 月中旬( xún)单日素材量一度逼近 5000 组( zǔ)。这套打法看似粗犷,但却( què)是对短剧核心竞争力的( de)自信,对短剧的「全球适配( pèi)性」的认可。
有吸引力可以( yǐ)留住观众的作品,宣传和( hé)广告是最好的助燃剂,而( ér)没有吸引力的,则是投放( fàng)再多也无法引领爆款与( yǔ)潮流。这说明中国短剧有( yǒu)潜力,中国短剧模式下的( de)情绪点具有强吸引力。
毕( bì)竟,谁能忍住不去看「逆袭( xí)」的后续呢?谁又能拒绝「追( zhuī)妻火葬场」呢?中国短剧不( bù)仅能吊起国人的胃口,也( yě)吊起了全世界观众的兴( xīng)趣。
韩国 New Universe 公司代表 Ryan 明确表( biǎo)示:「中国短剧在北美、欧洲( zhōu)和亚洲市场的发展速度( dù)非常快,模式也已经被接( jiē)受。相比传统长剧,它更符( fú)合当代观众的内容消费( fèi)方式,尤其是移动化和碎( suì)片化趋势。」
不仅如此,他还( hái)指出:「短剧与传统电视剧( jù)的模式完全不同,韩国目( mù)前还在学习阶段。」这意味( wèi)着,中国短剧不仅在观众( zhòng)层面实现了全球适配,还( hái)在行业层面获得了模式( shì)上的认可。
中国短剧盘活( huó)了海外影视工业
短剧的( de)全球化不仅是一种内容( róng)形态的成功,更是一场关( guān)于「影视产业链重构」的深( shēn)刻变革。过去,海外影视产( chǎn)业拥有成熟的工业体系( xì)、人才体系与分发体系。但( dàn)随着近几年好莱坞的罢( bà)工、经济低迷、动荡事件频( pín)发,这套体系开始陷入停( tíng)滞。
而短剧的到来,为这些( xiē)系统带来了新的「生机」。
2023 年( nián)至 2025 年间,洛杉矶接连经历( lì)罢工、山火、骚乱等重大事( shì)件,导致影视拍摄陷入长( zhǎng)期停滞。据 FilmLA 统计,2024 年票房最( zuì)高的前十部美国真人电( diàn)影中,竟无一部在洛杉矶( jī)拍摄。
面对产能下滑、大量( liàng)从业者待业的局面,ReelShort 等中( zhōng)国短剧平台迅速进入。他( tā)们将制作转移至美国本( běn)土,大量招聘本地演员、摄( shè)影、后期等;以低成本 + 快节( jié)奏 + 高频更新的方式填补( bǔ)内容空缺,让短剧重新填( tián)满了好莱坞剧组。
中国短( duǎn)剧正在「反向激活」好莱坞( wù)。
相比传统影视动辄数百( bǎi)万美元的预算、半年起步( bù)的制作周期,短剧拥有极( jí)高的性价比与响应速度( dù)。短剧往往只需数天即可( kě)完成拍摄,且能迅速上线( xiàn)、投放并测试市场反馈。它( tā)像一种灵活的轻工业,迅( xùn)速填补了内容市场的空( kōng)窗。
而这种逆势崛起的背( bèi)后,更值得关注的是中国( guó)短剧整套工业体系的输( shū)出能力。从剧本撰写、镜头( tóu)设计、剪辑节奏到发行推( tuī)广;从短剧演员培训、拍摄( shè)地租用、AI 审片到社交媒体( tǐ)营销。这是中国内容生产( chǎn)工业体系的全球部署。不( bù)夸张地说,如今 ReelShort 正在成为( wèi)短剧界的 Netflix Studios。
图片:韩剧《苦尽( jǐn)柑来遇见你》
不仅如此,韩( hán)国如今也在学习中国的( de)短剧模式。
韩国历来是文( wén)化输出强国,其影视工业( yè)体系成熟、演员资源丰富( fù)、服化道水平高超,且诞生( shēng)了《鱿鱼游戏》《黑暗荣耀》等( děng)现象级国际爆款,深受全( quán)球主流观众欢迎。Netflix 多年来( lái)更是将韩国列为其全球( qiú)内容投资重镇,韩国也因( yīn)此稳居全球影视内容输( shū)出的金字塔上游。
但短剧( jù)的兴起,却开辟一个完全( quán)不同的出海赛道——并非基( jī)于庞大的世界观与结构( gòu)化剧本,而是基于情绪捕( bǔ)捉、快节奏表达与高频市( shì)场反馈。
正如 Ryan 代表所说:「短( duǎn)剧和传统电视剧是两个( gè)完全不同的行业。我们原( yuán)来熟悉的那套拍摄逻辑( jí),在短剧中并不适用。韩国( guó)目前还在学习阶段,包括( kuò)剧本怎么写得更紧凑,节( jié)奏怎么剪得更利落,观众( zhòng)钩子怎么设计,这些都和( hé)传统影视逻辑不一样。」
一( yī)方面,影视行业普遍面临( lín)传统广告收入下滑、观众( zhòng)迁移移动端等结构性问( wèn)题;另一方面,短剧虽被不( bù)少老派制作人视为「狗血( xuè)、轻浮」,但它背后的强转化( huà)能力、快变现逻辑、全平台( tái)触达率又极具吸引力。
说( shuō)白了,那就是短剧背后的( de)巨大收益,谁也不能忽视( shì)。
图片:韩国短剧
在采访中( zhōng),Ryan 代表坦言:现在韩国本地( dì)已有约 500 部短剧问世,但据( jù)我所知,真正回本的不到( dào)三部。这个数据足够冷静( jìng)。但我们依然觉得短剧是( shì)机会,是破局传统影视寒( hán)冬的新方式。
不过韩国也( yě)并非没有优势。他们拥有( yǒu)丰富的全球经验、优质的( de)演员与创作团队、影视基( jī)地、视觉美术与叙事审美( měi)。如果能够真正融入短剧( jù)逻辑,将自身长板转化为( wèi)新形态优势,未来韩国短( duǎn)剧的发展潜力依然巨大( dà)。
那么,面对全球都争先恐( kǒng)后学习的短剧,中国作为( wèi)发起者,又该如何保持优( yōu)势呢?
开辟者不代表拥有( yǒu)永远的优势
如今全球范( fàn)围内的短剧热潮,某种程( chéng)度上是由中国率先点燃( rán)的。无论是内容叙事逻辑( jí)、投放打法,还是平台机制( zhì)与用户增长模型,中国短( duǎn)剧平台都具备「先发优势( shì)」。这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 xiàng),更是一种内容工业模式( shì)的输出。
但领先不代表稳( wěn)固。随着韩国、日本、东南亚( yà)、欧美等市场的加入,短剧( jù)已不再是中国独角戏,而( ér)是进入了群雄逐鹿的国( guó)际赛道。
正因为中国是短( duǎn)剧模式的开辟者,中国平( píng)台更需要意识到,如果没( méi)有持续创新和技术内容( róng)层面的进化,开辟者也会( huì)变得落后。
在叙事结构与( yǔ)题材风格创新上,不能只( zhǐ)靠「霸总 + 真千金 + 狗血反转( zhuǎn)」,而要在女性群像、现实题( tí)材、犯罪悬疑、黑色幽默等( děng)方面不断扩圈,满足全球( qiú)多元文化语境下的新情( qíng)绪需求。
图片说明:海外短( duǎn)剧排行榜
而如今,海外也( yě)有非常多优秀的短剧正( zhèng)在喷涌而出,正如 Ryan 代表所( suǒ)言:「中国的确起步早,也跑( pǎo)得快,但现在很多海外团( tuán)队在学习中国的方式。一( yī)旦他们理解并适应短剧( jù)节奏,中国就必须依靠内( nèi)容、系统、机制上的持续更( gèng)新,才能守住优势。」
这意味( wèi)着,如果说前半场是「靠爆( bào)款打天下」,那么下半场拼( pīn)的就是谁能构建出更深( shēn)、更稳、更智能的内容系统( tǒng)与文化连接能力。
随着 ReelShort 等( děng)中国平台在海外市场持( chí)续破圈,越来越多的国家( jiā)和地区也开始加码本土( tǔ)短剧内容:东南亚的独立( lì)创作者、欧美的互动剧初( chū)创公司,甚至传统影视巨( jù)头也开始试水 AI 编剧与用( yòng)户定制型内容。
而这值得( dé)所有中国短剧从业者警( jǐng)醒:海外已经不再只是模( mó)仿者,而是在短剧产业中( zhōng)逐步建立起自己的方法( fǎ)论和制作生态。在部分细( xì)分题材中,海外团队甚至( zhì)有望实现弯道超车。短剧( jù),不再是中国独有的文化( huà)特产,而正逐步演变为一( yī)场全球性的内容革新运( yùn)动。
这场竞争不再只是「谁( shuí)先做」,而是「谁能做得久、做( zuò)得深、做得广」。
中国平台必( bì)须走在这一轮融合之前( qián)。最终,谁能在这场内容形( xíng)态变革中真正站稳脚跟( gēn),这不仅取决于速度,更取( qǔ)决于体系的完善,对短剧( jù)未来发展的理解力和想( xiǎng)象力。
当下的中国短剧,站( zhàn)在一个至关重要的节点( diǎn)上:向左,是内卷与同质化( huà)带来的红利衰退;向右,是( shì)全球化、AI 融合、本地协作构( gòu)建的内容新生态。如何在( zài)保留「快 + 爽」的基础上,建立( lì)更深的内容、技术与品牌( pái)壁垒,将决定接下来的成( chéng)败走向。
短剧的全球化,已( yǐ)经进入下半场。起跑在前( qián)的中国平台,依然握有主( zhǔ)动权。但真正的挑战,也才( cái)刚刚开始。
《主编浅度》视频( pín)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