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肉丁
“可惜了这么好( hǎo)的演员阵容 ...... ”
“这部剧最没( méi)问题的就是演员!”
7 月 9 日,开( kāi)播后口碑热度直线上升( shēng)的《以法之名》迎来超点大( dà)结局,与剧粉的期待形成( chéng)戏剧性对比的,是在热搜( sōu)“站岗”一整晚的“烂尾”词条( tiáo)。由于观众对结局的不满( mǎn)持续扩散,截至 7 月 11 日,剧集( jí)评分已从 7.8 跌到 7.2。
导演兼编( biān)剧傅东育在舆论发酵后( hòu)发文,针对市场反馈作了( le)总结反省,其中一句“演员( yuán)选择有失误”让剧粉情绪( xù)再次失控,怒评导演是在( zài)“甩锅”。
有张译、蒋欣与李光( guāng)洁等实力派卡司在线飙( biāo)戏,被市场看做“暑期黑马( mǎ)”的《以法之名》却没能完全( quán)复刻《人民的名义》《狂飙》等( děng)扫黑反腐题材的成功之( zhī)路。根据观众的评价可知( zhī),问题的核心主要集中在( zài)反派角色身上。
,指出反派( pài)角色对扫黑反腐剧挖掘( jué)深度起到的鲜明作用,以( yǐ)及影视市场近年来对反( fǎn)派角色的偏爱。
可明明是( shì)最容易出彩的角色类型( xíng),为什么《以法之名》不仅没( méi)有吃到“反派红利”,还落得( dé)导演公开发微博反省也( yě)无法平息观众怒火的境( jìng)地?
错位父子情,共情与失( shī)真的一线之间
亲情与欲( yù)望的拉扯刻画不够细腻( nì),是这部剧中反派角色难( nán)以落地、给予观众情感共( gòng)鸣的核心原因。
亦师亦友( yǒu)、亦父亦子是扫黑反腐题( tí)材常出现的反派人物关( guān)系之一,具有代际差异的( de)角色出于权力、利益等因( yīn)素互相帮助又互相猜忌( jì),制造出戏剧张力,也让反( fǎn)派角色的情感层次更加( jiā)丰富。
《人民的名义》中,高育( yù)良与祁同伟正是父子关( guān)系的变体,高育良欣赏寒( hán)门学子祁同伟身上的韧( rèn)劲,将其提携到公安厅长( zhǎng)的职位,这种父亲般的引( yǐn)导栽培让祁同伟哪怕被( bèi)逼到绝路,仍坚持一切“与( yǔ)高书记没关系”。
但在背地( dì)里,祁同伟会以利益纠缠( chán)威胁高育良,高育良也会( huì)在得知祁同伟持枪逃亡( wáng)后下令“必要时刻果断击( jī)毙”。二人是伯乐也是互相( xiāng)防备的同谋,师徒情谊夹( jiā)杂着对彼此价值的利用( yòng),符合人性的复杂心态让( ràng)反派角色突破了非黑即( jí)白的扁平框架。
《人民的名( míng)义》截图
高明远和孙兴的( de)父子关系更加畸形,《扫黑( hēi)风暴》里,母亲是公安局副( fù)局长、父亲是知名商人的( de)配置让孙兴视法律于无( wú)物,每次惹出问题,高明远( yuǎn)不惜一切代价也会将其( qí)“捞出”,还表示孙兴的违法( fǎ)行为自己“说抹就能抹”。
但( dàn)提供权力和自由却不是( shì)出于父爱,官商勾结诞生( shēng)的私生子身份让孙兴更( gèng)像是高明远控制其母亲( qīn)贺芸的把柄,孙兴并未在( zài)高明远身上获得足够的( de)爱与关注、甚至只能称呼( hū)其为“高叔”,他对高明远有( yǒu)恐惧、敬仰,也有对父爱的( de)渴望与被挟制的愤恨。
《狂( kuáng)飙》中高启强和高晓晨的( de)养父子相处片段曾一度( dù)受观众吐槽,老谋深算、白( bái)手起家的政商大佬,教出( chū)的养子却毫无城府、一味( wèi)“送人头”,不过虽然人物性( xìng)格略显割裂,但高家父子( zi)的情感设定还是击中了( le)观众。
高启强会在高晓晨( chén)面前坦言“从来没在乎过( guò)”这个养子,却还是为了劝( quàn)高晓晨放弃骑摩托而在( zài)比赛中不要命地飙车;高( gāo)晓晨看似毫不尊重高启( qǐ)强,目睹他冒着风险飙车( chē)时依旧焦急地呐喊提醒( xǐng)。
《狂飙》截图
父子关系的成( chéng)功塑造为反派人物的立( lì)体度做了加成,《以法之名( míng)》选择沿用这一套路,剧中( zhōng)主要描述了三组父子关( guān)系——禹天成和陈胜龙,江旭( xù)东和江远,万海和万潮。但( dàn)取父子情这一“精华”的同( tóng)时,该剧在角色父子关系( xì)处理上的“糟粕”也十分明( míng)显。
禹天成曾是陈胜龙的( de)老师,下海经商时救下辍( chuò)学偷盗的陈胜龙,将其养( yǎng)大还提拔成集团董事长( zhǎng),两人的关系与高育良祁( qí)同伟有异曲同工之处。陈( chén)胜龙在车祸时自愿替老( lǎo)师顶罪入狱,面对老师的( de)诉求哪怕连杀数人也会( huì)完成。
不过同样是师徒,禹( yǔ)天成和陈胜龙之间的火( huǒ)花显然没有碰撞到极致( zhì),面对有养育栽培之恩的( de)“父亲”,陈胜龙从顶罪起就( jiù)有所防备、会将对方的犯( fàn)罪行径录音保存,禹天成( chéng)对陈胜龙的看重也仅停( tíng)留在语言,行动上则将他( tā)当做可随时抛弃的棋子( zi)。
《以法之名》截图
相处数十( shí)年的父子之情被弱化,内( nèi)讧发生后只剩下互相算( suàn)计的狠辣与决绝,与现实( shí)人性相悖的逻辑,让角色( sè)之间的情感纠缠如隔靴( xuē)搔痒般草草收场。
江旭东( dōng)和江远的关系则与高明( míng)远与孙兴类似,缺席的母( mǔ)亲、忙于工作的父亲,醉驾( jià)撞死人的江远和孙兴在( zài)缺乏关怀的家庭环境中( zhōng)成长,都养成了执拗疯癫( diān)的性格。
不过江远是生长( zhǎng)在高干家庭、在国外受过( guò)精英教育的高材生,其认( rèn)知、眼界都应远高于缺乏( fá)教育的孙兴。
但《以法之名( míng)》却将他塑造成了行径呆( dāi)板的降智反派,陈胜龙制( zhì)造矿难、专案组进驻东平( píng),如此严峻的形式下他依( yī)然不听父亲劝告,甚至关( guān)键时刻还派人追杀身为( wèi)检察官的姐夫。
本应是蛰( zhé)伏暗处、坐收渔翁之利的( de)父子形象,却成了被算计( jì)的伪善老父亲和青春期( qī)叛逆的坑爹儿子,两人的( de)互动看不到父亲的亏欠( qiàn)与儿子的忏悔,只剩闹剧( jù)式的荒唐。
万潮也与高晓( xiǎo)晨一样在剧中担任着“刺( cì)头”的角色,但亲生父子的( de)设定让万家父子的相处( chù)并没有高家父子相处时( shí)又爱又恨的拧巴感,万潮( cháo)的性格全然出自万海的( de)溺爱,违法采矿、强抢公章( zhāng)等行为让他成为彻头彻( chè)尾的“愣头青”,一度将观众( zhòng)气到“不敢睁开眼”。
人物逻( luó)辑不合理,角色行为的内( nèi)在驱动力和情感烘托的( de)真实感丧失,剧集观感无( wú)法统一,观众一边因演员( yuán)演技到位而泪目,一边因( yīn)反派人设失真而生气,在( zài)戳心与降智之间反复横( héng)跳。
灰度缺席,正邪博弈感( gǎn)离场
扫黑反腐题材的魅( mèi)力,在于权力与欲望的挣( zhēng)扎中展现人性,这既呈现( xiàn)在正反双方人物的对峙( zhì)中,也体现在反派内心的( de)正邪博弈。在这过程中反( fǎn)派的形象在灰度地带不( bù)断模糊又重建,是吸引受( shòu)众观看、解读的关键。
对反( fǎn)派角色来说,现实的打击( jī)让他们爱美人、更爱江山( shān)。
祁同伟本怀着一腔热血( xuè)与对爱情的纯粹向往,却( què)因拒绝梁璐被发配,理想( xiǎng)破灭的他遇到出身卑微( wēi)、饱受权贵欺辱的高小琴( qín)后,有着悲惨遭遇的两人( rén)一拍即合,成为违法犯罪( zuì)的盟友。
两人因权力相识( shí),合作的初衷也是各有所( suǒ)图,但高小琴会在其他人( rén)以祁同伟下跪求婚事件( jiàn)嘲笑时,欣赏他公然下跪( guì)的勇气;祁同伟会在高小( xiǎo)琴心神不定时出现,尽最( zuì)大可能解决问题。
不纯粹( cuì)的感情却让大量观众为( wèi)之动容,哪怕剧集已播出( chū) 8 年,短视频平台上二人的( de) cut 点赞量依旧能突破 10w+,“假意( yì)中掺杂着一丝真情”的人( rén)物情感设定符合人性底( dǐ)色,是观众喜爱的“仙品”。
《以( yǐ)法之名》中的程子健成为( wèi)检察官后,也因预期与现( xiàn)实不符丧失了理想信念( niàn),他的存在像陈胜龙的“外( wài)置大脑”,为了金钱与世俗( sú)意义上的成功教唆他人( rén)诬告、杀人,触犯一系列法( fǎ)律法规,推动万海案与随( suí)后所有事件的发生。
但连( lián)生命都视若无物的高智( zhì)商罪犯,求娶检察长妹妹( mèi)的原因竟不是为营造牢( láo)不可破的利益网,而是因( yīn)为真爱,在观众的不可置( zhì)信中,“外置大脑”秒变“恋爱( ài)脑”。
前后矛盾的人设让反( fǎn)派失去了应有的逻辑支( zhī)点,人物灰度不再,看不到( dào)利益算计中的情感温度( dù),正反双方拉扯的对弈感( gǎn)也被削弱。
另一方面,在缺( quē)陷与仇恨叠加下、表面道( dào)貌岸然实则歇斯底里,是( shì)扫黑反腐剧中反派常有( yǒu)的形象特征,在与正面角( jiǎo)色交锋的过程中,反派角( jiǎo)色逐渐暴露的真面目是( shì)他们从“符号”变“活人”不可( kě)缺少的环节。
为什么相较( jiào)于犯罪集团掌舵人的高( gāo)启强,高启盛常被剧粉视( shì)作“犯罪天花板”?重点正在( zài)于人物的反差感。
斯文高( gāo)知的外表下,敏感自卑催( cuī)生出的扭曲阴狠是高启( qǐ)盛性格的真实写照。在与( yǔ)李响安欣等正面角色周( zhōu)旋的过程中,他会用掌握( wò)的知识帮高启强解决问( wèn)题,会在被触怒后失去理( lǐ)智杀人,也会在得知自己( jǐ)难逃一劫时、以死亡帮哥( gē)哥争取“向上一步”的机会( huì)。
与高启强被命运推波助( zhù)澜下误入歧途不同,精英( yīng)人设的高启盛是自己踏( tà)上了不归路。人物底色的( de)悲剧与行为逻辑的自洽( qià)形成完美闭环,也增强了( le)与正面角色“你来我往”的( de)博弈感,充分调动观众情( qíng)绪。
但《以法之名》里,反派角( jiǎo)色或多或少存在着脸谱( pǔ)化问题。
陈胜龙的角色出( chū)场自带大佬范,酷爱在公( gōng)司大落地窗前吃火锅,还( hái)会在空荡的公司里一边( biān)开赛车、一边歇斯底里呐( nà)喊。诡异的举动试图向观( guān)众暗示其成为董事长之( zhī)前有着与众不同的成长( zhǎng)经历,营造这一形象城府( fǔ)极深的神秘感。
可每当事( shì)件发生,摔筷子、踢凳子、随( suí)后寻求程子健帮助的行( xíng)为,又让角色好不容易建( jiàn)立起的神秘感“碎落一地( dì)”。
明明在尝试营造被禹天( tiān)成抛弃后歇斯底里的阴( yīn)湿心态,但毫无理智制造( zào)矿难,对谢鸿飞、柳韵等公( gōng)职人员疯狂自爆的行为( wèi),又让本该带感的阴湿变( biàn)成纯发疯。
角色厚度的塌( tā)陷,令正反双方对峙的精( jīng)彩程度与带给观众的情( qíng)绪冲击随之降低,最明显( xiǎn)的对比,体现在反派演员( yuán)的热度。
《扫黑风暴》播出前( qián),饰演孙兴的吴晓亮微博( bó)评论数平均 100+,播出后不仅( jǐn)搜索指数持续提升、最高( gāo)达单日近 18000 次,就连微博评( píng)论也多次破万、并至今仍( réng)维持在 3000+,流量数据明显翻( fān)倍。
《扫黑风暴》播出前
《扫黑( hēi)风暴》播出时
《扫黑风暴》播( bō)出后
张颂文更是凭借《狂( kuáng)飙》完成 N 线演员到红透半( bàn)边天的逆袭,成了受众心( xīn)中的“实力派顶流”,剧播一( yī)周内微博粉丝暴涨 142 万,期( qī)间登上热搜 42 次。不仅此后( hòu)频登综艺、片约不断,还接( jiē)下了海澜之家、小米、神州( zhōu)租车等多个品牌代言。
《狂( kuáng)飙》播出后微博数据
《以法( fǎ)之名》中饰演陈胜龙的赵( zhào)煊却没能借演反派实现( xiàn)明显的流量飞升,剧播前( qián)其微博平均评论在 30+,播出( chū)后则稳定在 100+,微弱的增长( zhǎng)更像剧集热度的自然带( dài)动,而非角色本身赋予演( yǎn)员的破圈动力。
《以法之名( míng)》播出前
《以法之名》播出后( hòu)
扫黑反腐题材的成功从( cóng)来不是简单的题材红利( lì)或演员光环,而是像《人民( mín)的名义》《狂飙》那样,让每个( gè)角色都能在人性的灰度( dù)里找到扎根的“土壤”。
可当( dāng)主要角色的对手只是一( yī)群面目模糊、逻辑断裂的( de)反派,再好的演技也难以( yǐ)填补人物行为逻辑的空( kōng)洞,最终只能让观众在对( duì)演员的惋惜中,看着有潜( qián)力的作品落得不完美结( jié)局。